首页 > 竞争学科>湖南大学> 详情

新时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论坛主题报告会顺利举行


来源:湖南大学 发布日期:2015-09-30 字号:[ ]

     2015年929日,在湖南大学车辆工程学科50华诞之际,新时期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论坛主题报告会成功举行。本次论坛共邀请了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钟志华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校友孙逢春教授;同济大学校长助理、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教授;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主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副院长、91级汽车专业校友金隼教授;我院国家***计划特聘教授、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车辆底盘动力学首席科学家张农教授等6位车辆工程领域研究经验丰富、硕果累累的专家、学者为师生做学术报告。

      上午11:00-11:30,钟志华院士做《"中国制造2025"与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主题报告。钟院士报告从"为什么要制定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要做什么"以及"‘中国制造2025’如何带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三个方面展开。在"为什么要制定中国制造2025’"方面,钟院士指出:"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强调尽管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不是一个制造强国",由于我国制造业所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所以制定"中国制造2025"迫在眉睫;接着,钟院士从现状、能源、国内外环境、成本等方面对"‘中国制造2025’要做什么"进行了明确而具体的剖析;最后,钟院士就"中国制造2025"如何带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给出了独到而有建设性的建议。

11:30-12:00,孙逢春教授做《中国电动车辆制造2025及关键技术》主题报告。孙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动车辆制造2025目标与任务,同时强调了电动车辆是国家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也是2025计划中十大领域之一。随后,孙教授介绍了电动车辆中的关键技术以及中国在这一方面和国外的差距现状。孙教授指出:"‘十三五’新能源汽车的总体目标就是纯电力式、混合动力(插电/增程)和燃油电池动力"。最后,孙教授介绍了目前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取得的一些进步和突破。在报告结束之际,孙教授也表达了对母校的思念之情,并祝愿湖南大学车辆学科越来越好。

      14:00-14:30,余卓平教授做《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关键基础问题研究》主题报告。余教授结合自身的实践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理论联系实际,分享了上海交通大学的部分前沿研究成果分享了微米工程中些许问题的研究思路,指出新时期的工业发展需要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强调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共享在科研领域的重要性。

      1430-1500,***教授做《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认识与实践》主题报告。李教授首先指出智能汽车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紧密结合互联网技术;随后***教授分享了清华大学汽车专业的部分前沿研究成果,并强调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性。李教授相信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技术的有效结合会有效推进汽车工业产品结构的改革。

      15:00-15:30,金隼教授做《从车身2mm到发动机2μm——汽车制造质量技术创新发展》主题报告。孙教授阐述了复杂产品制造质量控制与数字化工艺设计的发展方向,他希望车身几何尺寸标准差要小于或等于2毫米,发动机的标准差则要小于等于2微米,这对我国复杂产品装配偏差预测与控制领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5:30-16:00,张农教授以"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为纲,讲述了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的研究。柔体多系统动力学和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统称为多系统动力学,前者为后者的自然延伸和发展,又有其独特之处。张教授提出了基于有限元理论的车辆整车动力传动多体系统建模理论。该模型包括发动机、各种变速器、转轴和驱动轮胎等弹件和车轮、车身等刚体。该研究考虑部件之间的动态耦合,如摩擦传动和制动、齿轮轮齿的逆向冲击等非线性特性,并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6场主题报告从不同侧面展示了车辆工程学科研究前沿,开阔了大家的研究视野,引发大家深入思考。演讲者围绕主题深入浅出,层层剖析,娓娓道来,赢得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Copyright (c) 2012 湖南大学图书馆学科服务门户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湖南纬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首页 | 资源检索 | 联系馆员